百年福善地 千年传世情
24小时购墓电话024-66688236
从病危至安葬——最全殡葬礼仪。
发布时间:2023-11-16

死亡是逝者呼吸的停止,却是生者终生祭祀的开始,祭祀是生者对逝者永别世界的担心,是生者对未来永恒的祝福。


《周礼 •大宗伯》有“以丧礼哀死亡”的说法。丧礼对生者的意义远大于逝者。商朝以前没有什么文献能够考证丧葬礼仪的,只是从考古发掘中,观察到一些以墓穴的埋葬方式,以及一些随葬品。西周时期有了礼乐制度,有了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记录,因此有很多文献都能考证那一时期的丧葬习俗流程。并且都成了指导后代人进行丧葬改革的蓝图。
唐《开元礼》、宋《政和礼》、明《明会典》等都是国家在规范丧葬礼仪制度。但这些制度都是为当时的士大夫和统治阶级而量身定制。这些丧葬礼仪过程繁琐,包括对逝者的整饰、哀悼、埋葬、祭奠等一系列活动,由初死之礼、停柩之礼、埋葬之礼、葬后之礼四部分组成。



初死之礼。是指断气前后的礼仪。
属纩。纩是指丝绵。是指在将死人口鼻处放一点丝绵,如果丝绵微微摇动代表人还能呼吸没有死亡,如果丝绵停止摇动就代表人已经死亡了。这个古人证明死亡的一种简单而直观有效的办法。


復(或复)。就是招魂。选一人手拿死者衣物,面向北方幽冥之界,大声疾呼召唤灵魂归来,为死者死而复生做最后的努力。古代人对世界的认识比较粗浅,所有很多假死的现象出现,这时候不急于下葬,丧葬礼仪繁琐也是为假死之人争取复活的时间。


髽(zhua)。楔齿、缀足、奠、帷堂,将逝者与生者分隔开。楔齿是古人用似勺子一样的东西撑其齿使不闭合,以便于饭含。缀足是古人用物品夹住逝者的腿部,防止尸体变型不利于穿鞋。奠是将祭祀用品都摆放到逝者的遗像前或牌位前。帷堂是用帷幔挂的简易灵堂。


命赴。向逝者上级、家属、朋友报丧。


吊唁。逝者上级、家属、朋友等接到报丧前来慰问家属。逝者家属跪拜答谢。


铭旌。选用各种编织物,上面写上“某氏之灵柩”,然后挂在三丈长的竹竿上,立于房屋的西侧台阶上。


沐浴。为逝者沐浴,以示洁净返本。


饭含。 将珠、玉、米、贝等物品放入逝者口中。寓意是到阴间不能没有吃的东西。也不能不吃饭就去阴间。


袭。为逝者穿衣、塞耳、遮面、加冠并用被褥覆盖身体。


设重设燎。 设置木质牌位,代替亡灵,供奉在供桌前,并在晚上点燃蜡烛便于亡灵享用供奉。
以上各项礼节要在逝者去世的第一天完成。


停柩之礼。


小殓。逝者死后正式穿寿衣的过程。


大殓。逝者穿好寿衣并被抬到灵堂上的棺材内。


成服。逝者家属按照血缘远近关系穿带孝服等。

朝夕哭。成服到下葬前,每日早晚到棺材钱哭殡。接受宾客吊唁,并跪谢答拜,迎送宾客。


筮宅。请人占卜下葬的时间和地点。


既夕哭。在出殡的前两天晚上,在殡所对灵柩做最后的一次哭奠。


埋葬之礼。


迁柩。下葬前一天将灵柩迁移到祖庙并进行祭祀。


大遣奠。下葬当天,即将移动灵柩前的祭拜,并将所有祭祀用品和随葬都摆设好。


启殡发引。下葬当天,灵车启动去往墓地,送葬人随行,路边亲友可设路祭。


下柩。送葬人将灵柩送入墓穴,并盖棺材,摆放随葬品,埋土。


葬后之礼。


反哭。既安葬完,回到家中灵堂再哭


虞祭。反哭后,整理灵堂再次祭祀叫虞祭。虞,安也。


卒哭。全部安葬完后,不再哭泣 。


祔祭。将逝者牌位供奉到宗祠的灵堂,安辈分顺序摆好,祭祀完将逝者牌位,仍然带回家中,等到两周年时再正如放入宗祠祭祀。


小祥。逝者一周。


大祥。逝者两周年。


禫(dàn)。三周年后叫禫。禫祭以后脱掉孝服,居丧生活恢复正常。